我们常讲,工程机械要更好地发展,除了国内市场外,还必须“走出去”。然而,说归说,真正走出去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却不是很乐观。原因为何?就是不少企业对于“走出去”还有顾忌。对这种担忧,现在笔者要说:时不我待,工程机械“走出去”的绝佳机会来了!所以这么说,是指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现在“走出去”占尽天时、地利与人和,已是万事俱备,东风亦来的大好环境与条件,不信就看:
“一带一路”呼唤工程机械制造业“走出去”
三年前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三年多来,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,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,“一带一路”的“朋友圈”正在不断扩大。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,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,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,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。作为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机械,自提出“一带一路”政策以来,便有众多企业想走出去,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。足见,“一带一路”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难得的新契机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致力于将中国发展融入世界共同发展之中,致力于与沿线国家现有机制实现对接联通,致力于统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。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,积极肩承国际责任,保持既有理又有礼的大国风度,塑造坚定自信有担当的国际形象。工程机械制造业这时不走出去,更待何时?
“制造强国”发力激励工程机械制造业”走出去”
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将继续深入推进“三去一降一补”,同时,着力振兴实体经济,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。“振兴实体经济”作为一项重大任务,首次被单独列出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与此同时,工信部部长苗圩新近表示,随着“中国制造2025”开始发力,制造强国建设已经从规划阶段,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。振兴实体经济,建设制造强国。很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“龙头”,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,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。为此,广东、江苏、四川等多地在部署这项任务的落实时,不约而同地将方向对准“制造业”。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,工信部明确了新一年工作的重点,其中,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抓手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全面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被放在了首要位置。为此,工程机械制造业需要乘势而上。
PPP工作机制推动工程机械制造业“走出去”
最近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、环境保护部、交通运输部、水利部、农业部、人民银行、国资委、林业局、银监会、能源局、外汇局以及全国工商联、中国铁路总公司等13个部门和单位,共同建立“一带一路”PPP工作机制,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,积极推广PPP模式,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,推动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尽快落地。去年底,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会同西部司、外资司等有关司局,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PPP中心在北京召开“一带一路”PPP工作机制洽谈会。双方一致表示,中国提出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历史性倡议,与联合国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谋而合,“一带一路”所确定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,即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,将会有力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。双方一致认为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推进PPP模式,可以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,助推沿线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借力PPP工作机制与模式,工程机械制造业必须的。
政策性金融力挺工程机械制造业“走出去”
在国际产能合作中,工程机械制造业走出去前景广阔。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可能死路一条,在国际市场却能打开一条生路,并实现多赢。作为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主业的政策性银行,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装备出口和装备制造业“走出去”作为基本职责和工作重点。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近日表示,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在于可以支持企业贷款期限比较长的项目,尤其是支持中国装备技术“走出去”。据悉,目前推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终于要结出阶段性成果,中国进出口银行相关章程很快要对外发布。工程机械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力量,一定要抓住政策性金融力挺的大好机遇。
众多国家欢迎工程机械制造业“走出去”
仅以“一带一路战略为例,当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支持和参与意愿。我国同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0多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备忘录或协议,与其中部分国家积极推进编制双边合作规划纲要。据了解,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早期收获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效初显,合作签约金额近460亿美元。互联互通全面加速,印尼雅万高铁启动了先导段建设,中老铁路开工建设,中泰铁路、匈塞铁路举行启动仪式。国际产能合作进展明显,中哈产能合作协议投资超230亿美元,中白工业园全面动工。各个国家的真诚意愿,要求工程机械制造业应当主动出击。
概述以上,不禁为之呼:工程机械制造业迎来扬帆出海的大好形势,“走出去”恰逢其时!